在繁華喧鬧的東門步行街廣場一角,坐落著一處青磚黛瓦、古樸雅致的嶺南傳統(tǒng)特色院落,像一位大隱于市的鶴發(fā)老翁靜看東門老街的蝶變與重生。這就是承載著一代代深圳人鄉(xiāng)愁、曾在革命歲月里留下紅色印記的思月書院。
有著300多歲高齡的它,走過硝煙彌漫的年代,步入和平繁榮的時代,塵封的只是光陰,記憶卻歷久彌新。
推開那扇斑駁的大門,撲面而來的不僅是歲月的塵埃還有觸及心靈的記憶。
思月書院修建于清朝康熙年間,原址在南慶街22號,占地面積約228平方米,是羅湖水貝、湖貝、向西三村張氏族人為紀念先人“張思月”而建的一所私塾,也是張姓和周邊村民的孩子讀書學習的地方。
歷經300余載歲月風雨的思月書院,不僅是深圳張氏族人的宗祠,也是“深圳墟”的文化中心。到了近代,思月書院更成為中國革命歷史的“見證者”和“參與者”。
1925年5月30日,上海2000余名青年學生在租界游行、演說,抗議日本紗廠槍殺工人代表顧正紅。當天英國巡捕開槍屠殺手無寸鐵的群眾,當場死傷數十人,這就是震驚全國的“五卅”慘案。
隨后,罷工抗議活動席卷全國。6月19日,在共產黨員鄧中夏、蘇兆征等人的組織下,廣州和香港爆發(fā)了規(guī)模宏大的省港大罷工。
6月23日,廣州工農商學兵各界人民聯合省港罷工工人舉行示威游行。當游行隊伍行至廣州沙基西橋之際,英軍突然開槍射擊,停泊在白鵝潭及沙基口的英、法等國軍艦亦同時開火,打死游行群眾52人,打傷117人,制造了駭人聽聞的“沙基慘案”。消息傳到香港,罷工進入高潮,原來持觀望態(tài)度的一些行業(yè)的工人也都相繼參加罷工。
從大罷工開始,前后約有25萬香港工人參加,每天由深圳乘火車回廣州的罷工工人有1000多人,而思月書院就是黨組織在深圳設立的香港罷工工人接待站。
當時,從香港過來的工友先在思月書院集中,再返回廣東各地。其間,接待站會為工友們安排飲食、提供免費火車票和路費,羅湖、南塘、水貝、黃貝嶺等處農民還將自己的房屋騰出給工友臨時住宿。
從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,思月書院接待站共運轉了1年零4個月,直到省港大罷工結束,為推動國內當時的革命發(fā)展形勢作出了重大貢獻。
1949年前后,思月書院曾改為“中和旅店”;1952年土地改革后被收為公產房;1988年7月27日,思月書院作為省港大罷工委員會接待站舊址,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。
1996年,東門老街升級改造,思月書院被拆除;1999年在“老街風貌街區(qū)”重建,建筑為三間兩進,基本保留原建風格,是深圳省港大罷工遺跡中保存較好的一處實體建筑。
如今,這座灰墻青瓦、頗具嶺南民居風格的建筑,仍是老深圳人一脈相承的東門情結的承載地,吸引著許多南來北往的游客前來打卡游覽,它既見證了東門乃至深圳數百年的變遷發(fā)展,也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輝煌的一頁。
(轉自:新時代新羅湖)